北魏、北齐时期的“汉儿”仅指中原汉人或具有汉文化面貌的人群,并不是一个“民族”或“文化集团”的称号。中古时期,文化、政治、血统都是人们区分族类的重要标准,以文化划分族类的标准不应被过分强调。东魏北齐时期“汉儿”划分的基础主要是政治因素,而不是文化因素。其时在六镇集团中盛行的“汉儿”歧视,目的是为了强化六镇集团的族类身份边界,以维护其在政治资源分配中的特权地位。西魏北周的六镇集团通过将“胡姓”赐与汉人塑造了一个新的“国人集团”,以作为六镇鲜卑统治的军事、政治和社会基础,这与北齐的“汉儿”歧视实际上是异曲同工。权利边界和族类边界还是“胡姓”统治集团“汉化”的边界,只要以族类身份为边界的特权集团存在,其“汉化”就不可能是彻底的,并会通过加强“胡化”的手段来维护族类边界。只有当旧有的权利边界被打破,族类边界和汉化边界才有可能最终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