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者对民族国家主体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工人无祖国”到“祖国之歌是如何唱起”的发展实践过程。奈恩正是这一发展的践行者。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援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以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探索了人民、民族与阶级三者间的辩证关系。他以对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分析,阐释了人民大众与民族主义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对列宁民族思想的把握,解决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是否要支持民族主义的争论;以对历史的回顾、民族的转向,将阶级意识与民族意识进行了融合和统一,全面解释了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体问题,建构了一种新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民族主义哲学分析,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与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