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概念及其语境考辨——兼论“民族”概念的...
  • [摘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概念及其在不同语境下对“民族”话语的运用、阐释,是科学解读他们民族理论思想的逻辑起点。中译本马、恩、列、斯著作中的“民族”一词在作者原文著作中对应的词汇有德文的Volk、Nation、Nationalitt,英文的nation、people、nationality和俄文的нация、нациoнaльнocть、народ、народность等多个。对这些不同类别的“民族”语汇,只有斯大林对俄文的нация(现代民族)下过定义。除此之外,“民族”在马、恩、列、斯经典著作中是作为论述或分析各种不同层次、内涵的民族现象、民族问题的单位出现,未形成统一的、内涵清晰的概念。因此,不能笼统地将斯大林的“现代民族”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的概念和话语,后者内涵更多,范畴更广。要消除一些人对经典作家民族概念的教条式理解,除对原著中民族概念进行语境分析外,还应当细化翻译,加强经典作家民族理论文献在中国传播史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十二条”对民族概念的定义超越了斯大林“现代民族”概念的影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化的新起点。  
  • 杨须爱
  • 全文[ PDF 1882.0 MB ] 2017.5(4):1-16  共有 1741 人次浏览
  • 城市场域中的族群认同与权利保障
  • [摘要]城市化伴随着大规模的族群流动。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基于历史传统和文化共识的族群认同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被空前挤压,传统族群的文化固守与城市化的一致性规则形成了新的张力,从而增加了城市治理的复杂性。城市并不简单体现为族群生活的集聚。在维护国家政治秩序的前提下,城市应该向所有族群平等开放,为每一个体提供权利上升的政治通道,并在这种上升过程中促进新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融合。
  • 姚尚建
  • 全文[ PDF 1405.0 MB ] 2017.5(4):17-26  共有 1896 人次浏览
  •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模式选择
  • [摘要]我国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涵盖了新型城镇化的新内容、新要求、新挑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特色样本。因此,探索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当前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困境与问题,认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创新与因势利导,难点在于如何将新型城镇化的结构演进与民族生命力的可持续性相统一,倡导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走定制化与特色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同时,提出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六种模式设想,为实现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脉、以生态为基、以耦合共生为目标的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提供理论借鉴。
  • 李忠斌 郑甘甜
  • 全文[ PDF 1976.0 MB ] 2017.5(4):27-41  共有 1894 人次浏览
  • 线索民族志的线索追溯方法
  • [摘要]本文从可观察性、可理解性、可追溯性、可关联性、可启发性、可把握性、可容廓性及可改变性对线索民族志线索追溯方法的特征与时代意义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现代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并未过时,在新的文化转型背景下出现了一种具有自我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转化植根于线索民族志的线索追溯方法之上。
  • 赵旭东
  • 全文[ PDF 1716.0 MB ] 2017.5(4):42-54  共有 1730 人次浏览
  • 海南美孚黎居住空间建构及其文化逻辑
  • [摘要]海南美孚黎的居住空间不仅是人居的空间,有时也是祭祀的空间、被鬼占据的空间。基于人与鬼接触之后人会患病或死亡的文化观念,美孚黎建构了人鬼分殊的空间格局;基于人鬼相续的文化观念,美孚黎建构了人鬼相通的空间格局。以人对鬼既排斥又依赖的文化观念为基础,美孚黎对居住空间作出了时间上的划分,他们只允许鬼在特定的时刻进入人居的空间。由于人与鬼分处生死两端,人与鬼的关系也就是生与死的关系,人鬼相隔与人鬼相续的文化观念表达了美孚黎居住空间建构中生死相隔与生死相续的文化逻辑,在于实现对生的维护以及对死的超越。
  • 刘宏涛
  • 全文[ PDF 4346.0 MB ] 2017.5(4):55-63  共有 1759 人次浏览
  • 西夏文社会文书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 [摘要]近代出土的大批西夏文社会文书的发现和刊布,为历史文献缺乏的西夏学增添了新的资料,催生了西夏社会文书学的诞生。这批社会文书填补了11至13世纪中国社会文书的空白,不少文书为中国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提供了很多新的、原始性资料。这些文书不仅对西夏社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补充中国历史上西夏社会的缺环做出了明显的贡献,而且因同时代宋、辽、金王朝与西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还具有整个时代的典型意义。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文书,作为中国古代史上独特或稀见的珍品,也为中国史学提供了新的资料,做出了新贡献。
  • 史金波
  • 全文[ PDF 9642.0 MB ] 2017.5(4):64-75  共有 1596 人次浏览
  • 窝阔台后王忽剌朮事迹考述——以黑水城出土文书为考察重点
  • [摘要]黑水城出土《大德四年军用钱粮文卷》中编号为F116:W581文书中提到的忽剌朮大王,并非元成宗朝担任兵马都指挥使、武宗朝任江浙行省丞相的忽剌朮,而是窝阔台之子合丹之孙、被武宗封为陇王的西道诸王火郎撒。火郎撒,也译为和郎撒、忽剌出、忽剌朮,主要生活在元朝中后期,至大元年受封陇王,至治三年出镇云南。其在亦集乃路有被抽调前往轮戍的位下驻军,黑水城出土文书中称之为忽剌朮翼军人。黑水城文书为研究窝阔台后王忽剌朮提供了宝贵资料。
  • 陈广恩 陈柳晶
  • 全文[ PDF 1512.0 MB ] 2017.5(4):76-86  共有 1754 人次浏览
  • 张蓉镜抄本《元朝秘史》考述
  • [摘要]《元朝秘史》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学文献,原文为畏兀体蒙古文;现存文本为明初四夷馆汉文本,明洪武年间成书以来,传世各版本可分为十二卷本及十五卷本两个版本系统。自清代以来,十五卷本流传最为广泛,有十数种之多。其中张蓉镜抄本虽见于清人著录,然一百余年来未见其踪,更未有专文论及。湖北省博物馆藏有此张蓉镜抄本,与其他各本相较,显出其独特之文献版本价值,可作为校勘《元朝秘史》的主要参校本之一,其相关研究尚待深入。
  • 罗恰
  • 全文[ PDF 669.0 MB ] 2017.5(4):87-91  共有 1639 人次浏览
  • 从文化误解到东方主义:亨利·裕尔及其《马可波罗之书》
  • [摘要]在有关马可·波罗东方见闻的诸多译注本中,亨利·裕尔和亨利·考迪埃翻译并注释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阁下关于东方诸国奇事之书》是最为人们称道的版本之一。本文以裕尔的注释词条为中心,探讨此书成立的时代背景以及由此带来的此书的时代特点。如果说由于背景书的影响,马可·波罗对东方民族存在或多或少的文化误解,那么,裕尔注则是在另一种意义的背景书影响下,对《马可波罗行纪》的重新解读,是19世纪欧洲集体意识的产物。裕尔在展现作者博学的同时,呈现给人们一个古旧落后的东方,一个有待启蒙的东方,一个西方需要的“东方化”的东方。
  • 朱丽双
  • 全文[ PDF 2024.0 MB ] 2017.5(4):92-106  共有 1920 人次浏览
  • 西方人类学气候变化研究述评
  • [摘要]西方人类学气候变化研究有着悠久的学科传统。当今的西方人类学气候变化研究形成了多种理论解释架构和方法论,重点关注气候变化成因的文化解释、气候变化影响的民族志调查与研究、气候变化的应对与适应方式。西方人类学气候变化研究在全球性协商和跨学科对话中逐步走向成熟,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 李永祥
  • 全文[ PDF 1192.0 MB ] 2017.5(4):107-116  共有 1809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