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加强民族地区发展稳定调查研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献策
  • [摘要]《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首批图书即18本调研专著的出版发行,标志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共同资助的“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项目,取得了第一批重要成果。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这项成果问世付出辛劳的专家学者和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 王伟光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2):0-0  共有 4358 人次浏览
  • 当前高校学生民族观与国家观状况的调查分析
  •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意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本文基于2009年至2012年在中央民族大学等9所高校实施的“当代大学生社会认同意识”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意识与国家认同意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调查及分析显示,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均表现出较高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认同感;在当代各族大学生的认同结构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呈现出良好的共生关系。
  • 陈理〓祁进玉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2):0-0  共有 4886 人次浏览
  •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特征与就业质量研究
  • [摘要]本文利用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就业特点,进而对其城镇化质量做出基本判断。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进入活跃期,但少数民族因务工经商迁移比例仍然偏低;多数人选择省内流动,部分人跨区流动半径很大;农业户口女性、未成年人流动比例很高;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相对滞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总体的就业质量不高,表现为虽然雇主、自营劳动者比例较高,但主要集中于低端行业,极少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平均收入明显较低,绝大部分人未签订劳动合同、未参加社会保险,游离于流入地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保护之外。
  • 苏丽锋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2):0-0  共有 4547 人次浏览
  • 民族自治地方县域财政自主性研究
  • [摘要]财政自主性对地方经济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对少数民族差异性偏好显著且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民族自治地方县域的积极作用更强。本文通过对全国1974个县级行政区域的财政自主度的统计分析与比较,发现民族自治地方县域财政自主性缺失严重。为使民族自治地方县域财政自主性更加有效地发挥,应基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包容性政治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加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权的协调制衡,加速县域财政民主化与法制化进程。
  • 张冬梅〓黄少侠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2):0-0  共有 4044 人次浏览
  • 从地域城市到移民城市:全国性城市社会的构建
  • [摘要]本文从乡土中国的研究脉络出发,以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所致的城市性质的变迁为表述线索,指出我国城乡社会在政策引导下正在经历着从以乡村为中心的地域城市体系阶段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移民城市体系阶段的内源性的巨大转变。从地域城市到移民城市的转变,不仅指我国城市在人口结构、文化景观、城市功能等方面的转型,更意味着我国从乡土社会向全国性城市社会的转变。
  • 杨小柳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2):0-0  共有 3990 人次浏览
  • 清水江流域的白银流动与苗族银饰文化的成因
  • [摘要]明代中后期兴起的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以及明清两朝的货币和税收制度为白银大量流入该区域苗族社会提供了条件,由此为苗族银饰集中分布于清水江流域及雷公山区奠定了基础。苗族社会原有的以水牛作为财富计量单位及财富表征的传统,以贵重之物或货币装饰身体、祈福辟邪的传统,为白银货币的银饰化提供了可能。苗族财产继承权的性别差异,引发了银饰的性别偏重,由此形成了家庭倾力为女性添置银饰的习俗惯制。透过白银在清水江流域银饰化的历史,窥探到的是苗族社会附着在银饰上的多元文化互动、交流与交融的图景。
  • 杨正文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2):0-0  共有 4653 人次浏览
  • 污染与洁净:三岩藏族丧葬文化研究
  • [摘要]在三岩藏族丧葬文化中,有关尸体的认识常常与死亡类型、死者身份、社会性别、文化禁忌、宗教信仰等联系在一起,而处理尸体的行为则打上了地方社会和文化的烙印。三岩藏族丧葬文化对尸体的认识和处理,体现出污染与洁净二元对立的、结构化的分类观。这种分类观,集中表达了建构于其中的藏族传统社会的宗教文化特征。
  • 岳小国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2):0-0  共有 4444 人次浏览
  • 东部乌桓从朝贡成员到编户齐民的演变
  • [摘要]西汉武帝时被汉军迁至东北五郡塞外的乌桓部落,成为汉朝在东北边疆建构朝贡制度初期的首批成员。西汉末以来的二百年间,大批乌桓人不断迁入北方缘边诸郡,汉朝仍以朝贡制度统辖边郡内聚族而居的乌桓人。曹魏前期频繁的战争促使统治者对东部郡县内乌桓人的统辖方式发生变化,随着世兵制确立和推行,乌桓人渐由朝贡部落向编户齐民转变,到南北朝时期东部乌桓完成了与北方各族的融合。
  • 程尼娜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2):0-0  共有 4544 人次浏览
  • 《元朝秘史》中两则谚语与相关史料的可靠性问题
  • [摘要]本文讨论的《元朝秘史》所记第一条谚语,见于该书第85节记铁木真幼年在逃避泰赤兀人追杀时,锁儿罕失剌两子间一段以草木尚且蔽护遭鹰鹘追捕的雀鸟为喻,力主救铁木真之叙事。此比喻亦见于波斯史家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中,有关诸王阔端拒绝向脱列哥那监国皇后交出大臣镇海与牙剌瓦赤的回复,以及元人阎复《句容郡王纪绩碑》记载的钦察王族不同意将收留的篾儿乞残部交给成吉思汗时所举理由中。第二条有关凭借观察少年眼神灵活程度,来判断其未来成长的蒙古谚语,除在《秘史》中两见外,亦见于畏兀儿名臣孟速思与汉人刘哈剌八都鲁的家传资料。本文通过对这两条蒙古谚语的分析,证明《句容郡王纪绩碑》所记钦察王族沦为成吉思汗家族牧奴的过程,志费尼所述阔端拒绝向脱列哥那皇后交出镇海与牙剌瓦赤之事,与孟速思与刘哈剌八都鲁家传资料中保存的他们初见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时的情节,均是相当可靠的历史记录。
  • 刘迎胜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2):0-0  共有 4665 人次浏览
  • 藏东吐蕃佛教摩崖造像背景初探
  • [摘要]近年来相继在藏东地区发现了一批吐蕃时期的佛教摩崖造像遗存,其石刻题记提供了有关造像工程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石刻题记可知,这些造像工程的组织者为吐蕃著名高僧郭·益西央。在题记中,除了强调“为愿赞普之功德与众生之福泽,书此佛像与祷文”的宗教目的,还提到“初与唐会盟时”这一历史背景。由此推测,这批造像很可能是在吐蕃与唐积极酝酿再次会盟的历史背景之下,益西央僧团为配合和促进唐蕃之间的友好会盟而刻写的石刻,其核心价值在于“以佛证盟”。这类石刻与吐蕃王朝为纪念会盟而开凿的石窟、建立的佛寺、树立的兴佛证盟石碑等可能均具有相同的性质。
  • 霍巍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2):0-0  共有 2188 人次浏览
 1  2